
環規院概況
辦公室
黨委辦公室(人事處)
科技發展與國際合作處
計劃財務處
戰略規劃研究所
生態環境政策
與管理研究所
水生態環境規劃研究所
大氣環境規劃研究所
生態保護修復
規劃研究所
生態環境投資與產業綜合研究所
形勢分析與規劃評估中心
生態環境風險與損害
鑒定評估研究中心
生態環境規劃與政策
模擬技術中心
生態環境工程咨詢中心
土壤環境保護中心
海洋生態環境管理研究中心
氣候變化與環境
政策研究中心
重金屬污染防治
研究中心
農村環境保護中心
空氣質量模擬與管控研究中心
京津冀區域環境聯合研究中心
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聯合研究中心
黃河生態文明研究中心
生態環境補償研究中心
總量控制與排放交易研究中心
環境與健康研究中心
生態環境區劃中心
環境PPP中心
環境保護稅研究中心
環境保護投資績效管理中心
環境審計中心
生態環境與經濟
核算中心

12月5日,十三屆全國政協在京召開第31次雙周協商座談會,圍繞“建立生態補償機制中存在的問題和建議”協商議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主持會議并講話。他強調,建立生態補償機制是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要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完善制度與增加投入并舉,堅持政府主導和社會參與相結合,堅持從實際出發、在探索中前進,形成符合我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生態保護補償制度體系,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慶黎、李斌、何維出席會議。全國政協副主席陳曉光作主題發言。12位全國政協委員和專家學者在會上發言,圍繞生態補償的資金投入、協調機制、社會參與、法治保障等建言咨政。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人介紹了有關情況。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負責人現場作了互動交流。
我院生態環境補償研究中心主任劉桂環作為唯一專家學者受邀參會,就完善生態補償效益評估發言,得到汪洋主席的重點點評和與會部委負責人的積極回應。她建議,一是加快建立生態補償效益評估體系,科學設定生態補償政策目標,明確生態補償效益評估方向,引入第三方評估,客觀評價生態資產、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和生態保護成本。二是加快實現跨部委生態補償效益評估信息共享,構建生態補償效益評估數據庫,建立生態補償效益評估信息平臺。三是加快健全部際協調機制,強化生態補償效益評估制度保障。四是加快推動生態補償效益評估試點,不斷總結試點成效,為全面實施生態補償效益評估積累經驗。
沒有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