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規院概況
辦公室
黨委辦公室(人事處)
科技發展與國際合作處
計劃財務處
戰略規劃研究所
生態環境政策
與管理研究所
水生態環境規劃研究所
大氣環境規劃研究所
生態保護修復
規劃研究所
生態環境投資與產業綜合研究所
形勢分析與規劃評估中心
生態環境風險與損害
鑒定評估研究中心
生態環境規劃與政策
模擬技術中心
生態環境工程咨詢中心
土壤環境保護中心
海洋生態環境管理研究中心
氣候變化與環境
政策研究中心
重金屬污染防治
研究中心
農村環境保護中心
空氣質量模擬與管控研究中心
京津冀區域環境聯合研究中心
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聯合研究中心
黃河生態文明研究中心
生態環境補償研究中心
總量控制與排放交易研究中心
環境與健康研究中心
生態環境區劃中心
環境PPP中心
環境保護稅研究中心
環境保護投資績效管理中心
環境審計中心
生態環境與經濟
核算中心

發表日期:2020年10月26日
生態文明聯播計劃:大氣污染防治
宣講題目:“十四五”大氣環境管理展望:重點領域和實施路徑
主要內容:“十四五”是銜接我國“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十四五”的大氣環境管理需要指向新的目標,同時面臨新的挑戰。通過系統梳理我國2013年以來大氣環境管理各項措施取得的空氣質量改善效果,分析目前全國和不同區域大氣環境質量的現狀、問題和差距,提出我國“十四五”期間大氣環境管理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和著力點主要方面。從推進中長期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的視角,提出“十四五”期間關于大氣環境管理的定位和相關工作目標,并在完善大氣環境管理體系、全面推進結構調整、努力實現協同增效等方面,提出對“十四五”大氣環境管理重點工作的建議。
主要作者:嚴剛、雷宇
宣講對象:公眾
宣講題目:“十四五”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攻堅的基本思路和重點任務
主要內容: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加快推進,我國大氣環境已呈現以PM2.5和臭氧為主的復合型污染特征,“十四五”大氣污染防治應將將臭氧和PM2.5協同控制作為重中之重,積極推進臭氧污染防治工作。VOCs是形成臭氧和PM2.5的重要前體物,因此,控制VOCs排放已成為“十四五”我國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的關鍵。通過系統分析我國VOCs排放的時空分布及來源構成,識別我國VOCs排放控制的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和重點物種,提出與之相適應的分源項、全過程、差異化的防控技術路線和重點措施,提出“十四五”建立行之有效的VOCs綜合管理體系對策建議。
主要作者:嚴剛、寧淼
宣講對象:公眾
宣講題目:PM2.5達標約束下的全國及重點區域大氣環境容量研究
主要內容:空氣質量的好壞主要受環境容量與污染物排放的影響。雖然我國大氣環境質量明顯改善,但仍處于“氣象影響型”階段,空氣質量的好壞受到環境容量的影響較大。我國城市空氣質量要達標,主要大氣污染物的環境容量是多少?環境容量的空間分布與時間變化特征如何?針對上述問題,系統梳理大氣環境容量的概念和影響因素,定量分析大氣環境容量大小和時空分布特征,客觀闡釋了大氣污染物與環境容量之間的量化關系,以加深公眾對大氣污染治理工作長期性與艱巨性的理解。
主要作者:薛文博
宣講對象:公眾
相關專題:
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信息
相關信息:
打印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