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規院概況
辦公室
黨委辦公室(人事處)
科技發展與國際合作處
計劃財務處
戰略規劃研究所
生態環境政策
與管理研究所
水生態環境規劃研究所
大氣環境規劃研究所
生態保護修復
規劃研究所
生態環境投資與產業綜合研究所
形勢分析與規劃評估中心
生態環境風險與損害
鑒定評估研究中心
生態環境規劃與政策
模擬技術中心
生態環境工程咨詢中心
土壤環境保護中心
海洋生態環境管理研究中心
氣候變化與環境
政策研究中心
重金屬污染防治
研究中心
農村環境保護中心
空氣質量模擬與管控研究中心
京津冀區域環境聯合研究中心
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聯合研究中心
黃河生態文明研究中心
生態環境補償研究中心
總量控制與排放交易研究中心
環境與健康研究中心
生態環境區劃中心
環境PPP中心
環境保護稅研究中心
環境保護投資績效管理中心
環境審計中心
生態環境與經濟
核算中心

發表日期:2020年01月02日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規劃專業委員會
2019年學術年會在京圓滿召開
2019年學術年會在京圓滿召開

2019年12月28日,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規劃專業委員會在北京舉辦了2019年學術年會。此次學術年會以“‘十四五’規劃:從全面小康邁向美麗中國”為主題,邀請有關專家圍繞“十四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形勢與思路進行探討,為“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和美麗中國建設出謀劃策,并同期召開了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規劃專業委員會換屆會議及第三屆委員會常務委員全會。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黨委書記陸軍在開幕致辭中首先對各位嘉賓、委員和參會代表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代表環境規劃專業委員會的掛靠單位以及國家環境規劃領域的專業研究和編制單位表達了四點期望,一是要把握歷史機遇,共謀規劃;二是要搭建交流平臺,共推專業領域發展;三是要拓展技術應用,共推決策支撐;四是要推動學科的發展,共促人才培養。陸軍書記表示,自2008年環境規劃專業委員會成立以來,環境規劃院一直高度重視并大力支持環境規劃專業委員會的工作,推進環境規劃專業委員會切實起到了環境規劃專業學術交流的紐帶、橋梁與平臺的作用。同時,陸軍書記對生態環境部相關司局、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和各位專家學者長期以來給予環境規劃專業委員會的關心與支持表達了誠摯感謝。

學術年會由萬軍總工程師、嚴剛副院長主持,邀請了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發展改革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和上海市生態環境局的8位專家,圍繞“十四五”時期重點問題、規劃研究和美麗中國建設進行了主旨發言,并與參會代表進行了互動交流討論。

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為大家帶來題為“國土空間規劃下的生態環境空間管控改革思考”的主旨報告,在空間規劃的背景下,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既是基礎也是規劃的重要內容,王金南院士結合目前生態環境空間管控改革的工作基礎和面臨挑戰進行了深入分析,提出應明確定位、認準方向開展管控分區、建立評價和規劃實施體系、完善數據技術支持制度,并對國土空間規劃和生態環境空間管控改革重點方向提出了建議。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執行副院長董煜首先就“十四五”規劃的宏觀背景與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建議進行了主旨發言,他結合長期參與發展規劃編制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有關文件制定的經歷與思考,總結了規劃編制中應注重的國際影響、戰略邏輯、效率潛力、結果導向等視角,并強調“十四五”時期需進一步通過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針對“十四五”總體規劃和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研究編制,提出了突出重點研究目標的提法;加強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保的關系性研究;處理好攻堅戰和持久戰的關系;研究建立重大工程項目和改革舉措項目庫等建議,并希望通過新一輪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編制和實施,提升我國國家環境治理的理論認知和實踐經驗水平,更好地引領全球綠色發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張立群研究員,結合多次參加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關文件和政府工作報告起草工作的經驗和體會,就“十四五”規劃期中國經濟發展前景進行了主旨報告。張立群研究員的報告系統總結了“十三五”期間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對“十四五”我國經濟發展所處的階段、經濟發展主要條件及重要特征進行了深入分析,他認為“十四五”期間隨著新型城鎮化的持續推進,以及城鎮化與工業化、信息化的新一輪良性互動將支持經濟進入持續較快增長,并提出“十四五”規劃應在科學層面探討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內在關系,合理制定好現階段各類生態環保指標,為“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重點任務的制定明確目標方向。

發展改革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高國力圍繞“十四五”國家區域協調發展布局做了主旨發言,系統梳理了“十四五”東部創新、中部崛起、西部開發和東北振興四大板塊的發展導向;提出“十四五”期間要進一步提升和凸顯五大戰略引領區引領作用;分析了七大特殊類型地區振興發展和協調布局的總體考慮;并基于“十四五”期間“四五七”三個維度區域協調戰略布局,討論了政策制定著力點并提出了加強規劃政策和機構相互銜接的建議。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王凱就“十四五”城鎮化發展趨勢進行了主旨報告,他首先分析了我國當前城鎮化現狀特征,隨后闡釋影響下一步城鎮化的主要因素,并就城鎮化發展趨勢和大家進行了探討交流。同時,他認為隨著城鎮化水平的提高,對于高品質的城鎮空間要求也將不斷提高,因此規劃編制思路需要盡快轉變為實踐生態文明理念下的高質量發展,從而在技術思路上體現生態優先,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和高水平治理。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總工程師萬軍作為規劃院“十四五”生態環境規劃研究主要技術負責人,與大家就“十四五”生態環境形勢與關鍵問題進行了探討。他總結了“十三五”污染防治攻堅戰期間形成的“六個堅持”的有效做法,并提出應長期繼續堅持。萬軍總工程師認為“十四五”期間既要看到經濟高質量發展、產業結構深度調整、消費穩定對生態環境的有利影響,也要注意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的不確定因素,及其對于生態環境重大影響。他提出謀劃“十四五”的思路方法應面向2035年,面向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并圍繞“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結合美麗中國、綠色發展、技術革命、質量核心、深化改革等重點領域關鍵詞進行了探討,同時提出了下一步共同探索建立生態環境規劃管理體系和技術支撐體系的建議。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副總工程師王東以“十四五”重點流域生態環境規劃的關鍵問題研究為主題,首先介紹了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的編制背景、總體考慮以及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等方面現存問題。他提出“十四五”重點流域規劃編制思路應突出繼承發揚、求實創新、落地可行,堅持水生態環境質量狀況為導向、明確流域特色,減排和增容兩手并重,建議從空間框架、問題分析、目標確定、重點任務、規劃項目、政策措施六個方面強化重點流域生態規劃的研究編制。

上海市生態環境局柏國強總工程師的主旨發言以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深化長三角生態環境聯保共治為題,結合他在生態文明制度改革、環境政策、合作交流、環境信息化、工業區環境管理、尤其是近年在長三角生態環保一體化方面的研究與工作經驗,深入分析了長三角生態環境聯保共治的區域協作基礎,分享了上海在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建設中的創新示范經驗,并從明確定位作用、制定協同成效的關鍵舉措、設計創新示范政策、依托現有機制統籌協調等方面提出了長三角生態環境共保規劃和深化區域協作的思考建議。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規劃專業委員會掛靠單位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陸軍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環境規劃院王金南院長,馮燕副書記,萬軍總工程師,嚴剛副院長,王夏暉、王東、蔣洪強副總工程師,環境規劃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馬放,許振成、喬琦、包存寬等常委出席了學術年會。來自30個省份、10個城市的環境規劃院所研究人員,北大、清華、哈工大等14所高校和11個國家部委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環境規劃院各部門負責人和“十四五”規劃技術組研究人員,約二百六十余人參加了學術年會。

相關專題:
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信息
相關信息:
打印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