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規院概況
辦公室
黨委辦公室(人事處)
科技發展與國際合作處
計劃財務處
戰略規劃研究所
生態環境政策
與管理研究所
水生態環境規劃研究所
大氣環境規劃研究所
生態保護修復
規劃研究所
生態環境投資與產業綜合研究所
形勢分析與規劃評估中心
生態環境風險與損害
鑒定評估研究中心
生態環境規劃與政策
模擬技術中心
生態環境工程咨詢中心
土壤環境保護中心
海洋生態環境管理研究中心
氣候變化與環境
政策研究中心
重金屬污染防治
研究中心
農村環境保護中心
空氣質量模擬與管控研究中心
京津冀區域環境聯合研究中心
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聯合研究中心
黃河生態文明研究中心
生態環境補償研究中心
總量控制與排放交易研究中心
環境與健康研究中心
生態環境區劃中心
環境PPP中心
環境保護稅研究中心
環境保護投資績效管理中心
環境審計中心
生態環境與經濟
核算中心

發表日期:2020年12月31日
盤點2020年生態環境領域十大熱詞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勾勒生態環境領域工作熱點,觀察生態環境大事要事,筆者結合百度指數等輿情分析系統,梳理出反映這一年生態環境領域關注熱點的十大熱詞。
熱詞1 污染防治攻堅戰
這一年,污染防治攻堅戰如期高質量完成階段性目標任務。
2018年,黨中央做出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策部署,深入實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和七大標志性戰役。2020年4月,中辦、國辦印發《?。ㄗ灾螀^、直轄市)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措施》,開展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各地區、各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圓滿完成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藍天白云、青山綠水明顯增多,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大幅提升。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要求,“十四五”期間,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延伸深度、拓展廣度,繼續開展污染防治行動,推動在關鍵領域、關鍵指標上實現新突破,確保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
熱詞2 “十四五”規劃
這一年,全國上下全力推進謀劃“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各領域規劃。
生態環境系統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十四五”規劃編制的重要指示要求,將編制“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貫穿全年工作之中,認真對標對表2035年美麗中國建設目標,科學謀劃“十四五”目標任務,各地也在緊鑼密鼓跟進編制工作。此輪規劃把加強頂層設計和堅持問計于民統一起來,開門編規劃,以多種形式廣泛聽取公眾、行業、地方、部門、專家意見,2020年12月生態環境部調研組分別赴華北等六大片區開展“十四五”規劃編制調研,聽取各地意見。
熱詞3 疫情防控
這一年,全國生態環境系統堅決做好疫情防控相關生態環保工作。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疫情防控決策部署,不斷強化環境監管和服務措施,全力支撐保障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提出積極落實兩個“100%”,即醫療機構及設施環境監管和服務100%全覆蓋,醫療廢物、廢水及時有效收集轉運和處理處置100%全落實,抓緊抓實抓細疫情防控生態環保工作,保障環境安全。當前,全國醫療廢物處置能力為6245.4噸/日,相比疫情前增加27%,做到應收盡收、應處盡處。所有醫療污水均嚴格落實消毒措施。
熱詞4 三個治污
這一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更加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
生態環境系統全面落實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分析影響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做到“五個精準”(問題精準、時間精準、區位精準、對象精準和措施精準),切實提升生態環境精細化管理水平;強化對環境問題成因機理及時空和內在演變規律研究,做到科學決策、科學監管、科學治理;堅持依法行政、依法推進、依法保護,注重法治手段在實踐中的深化和科學運用,系統推進污染治理,創新監管服務舉措,支撐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在“十四五”期間,將更加突出精準、科學、依法治污的工作總方針,解決群眾身邊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熱詞5 碳中和
這一年,中國提出了新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和碳中和愿景。
9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宣布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12月12日,習近平主席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進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美麗中國建設目標中,“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是重要一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應對氣候變化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積極部署碳減排措施,提出減污降碳協同效應。
“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突出以降碳為源頭治理的“牛鼻子”,并作為一項重要領域任務統籌部署。目前正在編制碳達峰行動方案。
熱詞6 兩個清單
這一年,生態環境部門積極助力復工復產。
生態環境部印發實施《關于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保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建立實施環評審批和監督執法兩個正面清單,對疫情防控、民生保障、不涉及有毒有害及危險品的倉儲、物流配送業等污染排放量小、吸納就業能力強的行業項目,免除環評手續辦理和現場執法檢查。截至2020年11月底,已對受疫情影響較大、就業密集但環境影響總體可控的約3萬余個項目環評實施告知承諾制審批改革試點,約12萬個項目豁免環評登記表備案手續,有效促進項目開工建設。全國近8.4萬家企業被納入環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免除或減少現場執法檢查,幫助企業綠色復工復產。
熱詞7 臭氧
這一年,藍天保衛戰圓滿收官有驚無險。
臭氧污染對優良天數的影響越發凸顯,成為確保藍天保衛戰圓滿收官的主攻方向。2020年1月-5月全國臭氧濃度同比上升2.8%,為有效遏制夏季臭氧污染,順利完成優良天數比例指標,6月23日生態環境部印發實施《2020年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攻堅方案》,實施夏季VOCs治理攻堅行動,開展了共計5輪次的夏季臭氧污染防治監督幫扶工作,范圍覆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蘇皖魯豫交界地區、長三角地區、長江中游城市群等區域,指導地方開展夏季臭氧污染防治。6-9月,全國臭氧濃度同比下降9.4%,臭氧濃度上升的勢頭得到了抑制,也助力完成“十三五”空氣優良天數比率目標任務。
熱詞8 生物安全
這一年,疫情敲響了生物安全的警鐘。
疫情暴露出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嚴重不足。2月24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明確了在野生動物保護法的基礎上,以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為導向,擴大法律調整范圍,確立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制度。10月17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將于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有效防范和應對生物安全風險,保護生物資源和生態環境。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強化生物安全作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內容,納入國家安全體系。
熱詞9 綠色復蘇
這一年,綠色復蘇成為促進全球經濟發展的主題。
為應對疫情對經濟造成的影響,各國出臺一系列經濟刺激政策,并積極轉向綠色低碳領域,在穩定經濟增長的同時,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我國同樣積極采取行動,將環境保護和疫后復蘇有機結合起來,國家及有關部委出臺支持復工復產政策措施時,注重推動產業、能源、交通等領域結構調整優化,促進綠色消費和綠色生活方式形成,通過推進“兩新一重”項目建設、將高耗能行業排除在降低企業用電成本政策之外、擴大節能環保領域外商投資范圍、鼓勵使用綠色智能產品等措施推動綠色復蘇,使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熱詞10 美麗中國
這一年,美麗中國畫卷徐徐展開。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作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的重要內容。生態環境部深入推進美麗中國建設頂層設計,研究美麗中國建設目標體系,在“十四五”規劃中統籌未來3個五年生態環境治理進程,持續開展“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主題實踐活動,舉辦美麗中國百人論壇,有關部委印發實施《美麗中國建設評估指標體系及實施方案》。
各地也在積極探索實踐,《深化生態文明示范創建,高水平建設新時代美麗浙江規劃綱要》《新時代美麗杭州建設實施綱要》率先出臺,福建、海南、天津、山東、廣東、寧波等也在積極研究美麗藍圖,美麗中國建設馳而不息、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相關專題:
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信息
相關信息:
打印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