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規院概況
辦公室
黨委辦公室(人事處)
科技發展與國際合作處
計劃財務處
戰略規劃研究所
生態環境政策
與管理研究所
水生態環境規劃研究所
大氣環境規劃研究所
生態保護修復
規劃研究所
生態環境投資與產業綜合研究所
形勢分析與規劃評估中心
生態環境風險與損害
鑒定評估研究中心
生態環境規劃與政策
模擬技術中心
生態環境工程咨詢中心
土壤環境保護中心
海洋生態環境管理研究中心
氣候變化與環境
政策研究中心
重金屬污染防治
研究中心
農村環境保護中心
空氣質量模擬與管控研究中心
京津冀區域環境聯合研究中心
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聯合研究中心
黃河生態文明研究中心
生態環境補償研究中心
總量控制與排放交易研究中心
環境與健康研究中心
生態環境區劃中心
環境PPP中心
環境保護稅研究中心
環境保護投資績效管理中心
環境審計中心
生態環境與經濟
核算中心

發表日期:2020年11月06日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經濟學2020年學會年會在安徽黃山市成功召開

圖1 大會開幕式
2020年11月5-6日,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經濟學分會2020年學術年會在安徽黃山市順利召開。本屆年會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經濟學分會、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安徽大學、安徽省環境科學研究院聯合主辦。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侯雪松副秘書長、生態環境部綜合司李華友處長、黃山市生態環境局程烈光局長、安徽生態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李光龍主任等出席了年會并致辭。來自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南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安徽大學以及全國多個省、市的環科院、規劃院(所)的專家學者共150余人參加了會議。
本屆年會以“環境經濟政策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為主題,主要議程有四項:開幕致辭、主旨演講、分會場發言、專題論壇。生態環境管理與政策研究所所長、環境經濟分會葛察忠主任委員代表分會和我院向出席本次年會的各位嘉賓表示了熱烈歡迎,并對各界的大力支持致以衷心感謝!

圖2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秘書長侯雪松致辭
侯雪松副秘書長在致辭中對主辦方和參會代表表示感謝。指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我國廣大生態環境保護科技工作者有信心、有意志、有能力登上科學高峰。希望在座的廣大從事環境經濟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們肩負起歷史責任,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面向國家生態環境保護需求,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

圖3 生態環境部綜合司李華友處長致辭
生態環境部李華友處長在致辭中指出,本次年會主題符合當前發展需要,符合國務院要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需要更好第發揮環境經濟政策的作用,提出要充分發揮環境經濟學分會的作用,在環境經濟政策研究領域發揮好引領和平臺作用。

圖4 黃山市生態環境局局長程烈光
黃山市生態環境局程烈光局長指出此次年會的召開是全面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具體行動,也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的一個生動實踐。他表示新安江流域是全國首個跨省流域上下游生態補償試點,黃山市是生態產品十分豐富的地區,此次年會在黃山召開具有重要的意義,他代表黃山市生態環境保護系統向各位來賓致以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圖5 安徽生態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光龍研究員
安徽生態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李光龍主任介紹了安徽大學和安徽生態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他希望通過此次年會大家可以充分交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生態環境經濟研究相關的主題,引發學術和管理共識,更好服務于國家綠色發展實踐。
在主旨發言環節,來自生態環境部綜合司、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 深圳市生態環境局、中國社會科學院等的6位專家分別就環境經濟政策發展趨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環境經濟政策創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理論與機制、碳中和戰略目標下社會經濟轉型和政策需求等主題作了精彩報告。
生態環境部綜合司李華友處長在“環境經濟政策進展與趨勢”主旨報告中指出“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面臨新形勢、新需求,與“十三五”時期相比發生了質變?!笆奈濉逼陂g環境政策的創新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推動國家生態環境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主線,以持續推進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為目標,協同推動經濟高水平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要對政策進行結構性和方向性調整,要強化環境經濟政策的創新與運用,全面提升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水平。

圖6 葛察忠研究員作大會主旨報告
葛察忠研究員在“環境經濟政策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報告中指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過程,就是將生態產品所蘊含的內在價值轉化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過程。要充分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加強政府的引導和培育作用。他提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存在范圍難界定、核算不規范、市場作用尚未充分發揮、自然資源的資本化和增值利用模式與政策手段仍有欠缺、未完全體現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等問題。建議從實現環節、產品類型、市場規律等維度出發,充分發揮價格、補償、稅收、金融等環境經濟政策的合力,通過市場力量的作用,助力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圖7 張亞立副局長作大會主旨報告
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張亞立副局長介紹了深圳生態文明建設成效,指出“深圳藍”成為城市靚麗名片,水環境質量改善取得整體性、突破性進展。重點介紹了深圳以“一項標準、一套報表、一個平臺、一組試算”為基礎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探索與實踐。她指出“十三五”期間深圳市GEP穩步提升,直觀反映了近年來深圳市生態系統狀況向好變化趨勢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效。深圳市下一步將從持續完善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制度、進一步擴大核算范圍等方面來完善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推進將GEP核算進入到規劃、考核、監管、項目等管理工作中。

圖8 中國社科院陳迎研究員作大會主旨報告?
中國社會科學院陳迎研究員在題為“碳中和目標下社會經濟轉型的思考”的主旨演講指出,中國實現碳中和目標需要深刻的社會經濟轉型,提出了中國實現碳中和的五條減排路徑,一是2050年前實現電力系統的零排放,甚至負排放;二是交通部門完全清潔能源化;三是建筑部門基本完全電氣化;四是工業大幅度提升電氣化水平;五是加強新技術新材料的研發應用。

圖9 北京大學環境學院王奇副院長作大會主旨報告
北京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王奇教授從生態正外部性的角度,探討通過生態效益正外部性內部化的幾條途徑,達到生態服務的補償標準。通過浙江安吉和安徽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的兩個案例,提出要發展本地產業與區域之間合作,更好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結論,并深入探討了如何將個例轉化為普遍適用的經驗,生態價值轉變為經濟價值的手段、方式和路徑等,實現生態正外部性的內部化。

圖10 安徽省社科院院長曾凡銀作大會主旨報告
安徽省社科院院長曾凡銀教授在題為“共建新安江—千島湖生態補償試驗區研究”的主旨演講介紹了新安江-千島湖流域生態補償從中央到地方縱向有效銜接、皖浙兩省及市縣橫向協調有序的制度體系。指出要從健全完善生態補償長效機制、創建生態補償市場機制、共建共享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等著手,推進建立新安江-千島湖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生命共同體。

圖11 專題論壇現場
主題論壇環節由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管理與政策所董戰峰副所長主持。主題論壇嘉賓有南京大學張炳教授、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于法穩研究員、安徽大學田淑英教授、浙江工業大學張翼飛教授、安徽市環科院陳紅楓研究員。嘉賓圍繞論壇主題“環境經濟政策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發表了觀點。

圖12 南京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張炳教授作大會主旨報告
南京大學環境學院張炳教授在題為“污染治理與社會福利”的主題演講中指出,黑臭河體的治理有助于周邊房價等資產價值的提升。張教授詳細介紹了研究對象的選取,問卷調查方法等,深入分析了水質改善和房價變化的關系,以及公眾參與和政府治理之間的相關影響,強調居民參與在政府黑臭河體治理具有重要作用。

圖13 中國社科院于法穩研究員作大會主旨報告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于法穩研究員在題為“生態補償:能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嗎?”的主題演講中指出,農業高質量發展需要生態補償,新階段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從耕地土壤質量保護和灌溉用水的保護入手。闡述了農業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問題,進一步分析了農業生態補償標準如何確定等理論與方法等難題,明確了生態補償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研究方向。

圖14 安徽大學經管學院副院長田淑英教授作大會主旨報告
安徽大學田淑英教授在題為“踐行‘兩山論’的公共政策體系優化”的主題演講中指出,林業生態經濟發展離不開公共政策體系優化,通過理論分析深入介紹了林業生態經濟理念,進行了影響林業生態經濟發展的政策因素及貢獻度等分析,提出了林業生態經濟公共政策體系優化的建議。

圖15 浙江工業大學張翼飛教授作大會主旨報告
浙江工業大學張翼飛教授圍繞“生態安全、生態價值實現與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思考”做了演講,認為現階段的問題是如何依托產業體系生態價值,以及如何將生態安全由產業發展的約束條件轉變為驅動源泉,深入分析了生態安全條件下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現路徑,從空間、制度、保障等視角提出了對策建議和未來研究方向。

圖16 安徽省環科院副院長陳紅楓研究員作大會主旨報告
安徽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陳紅楓研究員在題為“安徽大別山重點生態功能區GEP核算”的主題演講中分享了六安地區的GEP核算研究、生態補償和生態脫貧實踐,介紹了安徽大別山重點生態功能區GEP核算方法和指標體系、核算結果及在生態補償和生態脫貧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探索將GEP核算納入生態補償機制的思路,并對安徽大別山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補償和生態補償成果應用提出了建議。

圖17 董戰峰研究員作大會總結
閉幕式上,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經濟學分會秘書長董戰峰向出席本次會議的各位專家表示了熱烈歡迎,并對各界的大力支持致以衷心感謝!本次會議內容十分豐富,突出生態環保與綠色發展相結合,運用了多學科領域的研究方法,深化從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相結合方向的研究。他指出,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經濟學分會在未來將繼續發揮好平臺作用,緊跟學科前沿,深入促進學術交流。
本次年會分設了環境經濟政策實踐與經驗、環境經濟政策理論與探索、生態、環境與高質量發展三個分會場,共有36位專家學者就中國環境治理效果的影響因素研究、生態補償制度實踐與創新等進行了充分的探討和交流。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經濟學分會第四屆委員會第四次全體大會同時召開,會議由第四屆委員會秘書長董戰峰主持,秘書處向委員會匯報了本年度分會開展的主要工作。參會委員就如何更好地推進環境經濟學科發展,發揮分會的組織、協調等職能,發展和壯大環境經濟學科等進行了深入探討。

圖18 大會合影
相關專題:
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信息
相關信息:
打印本頁